豆瓣,一个靠书影音起家的社区网站,被称为文艺发烧友的聚集地。随着时年推移,体验口碑向好,用户规模稳健增长,豆瓣已经成为了流行风尚的指向标,成为了年青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而就在2017年3月,许多“豆友”在改版更新的豆瓣当中发现了一个全新板块,叫做豆瓣时间。豆瓣时间作为豆瓣专属的知识付费板块,主要以体系内孵化为渠道,以音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,以推出内容付费产品为目的,被外界看做是豆瓣进行商业转化,重拳出击IPO的一大亮点。
所谓知识付费,说白了,就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,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一种方式。市面上常见的知识付费产品主要有音频录播、视频录播、图文内容、音视频直播、在线问答和当面咨询,付费机制可以是订阅式、打赏式、收取社群会费或是单次付费。
去年开始,由各大平台和知名大V引领的知识付费,席卷了国人的生活。从“习惯无偿”到“抗拒收费”到“主动付费”,无论是方式还是心态,人们都在渐渐实现转化。据统计,就2017年一年,市场估值大约在150亿上下。相关专家预测,到2020年,这个数字将会上涨至500亿左右,可见其中市场价值是相当庞大的。
根据2017年知识付费相关数据显示,约63%的用户热衷学习提升工作效率或收入的内容,39%的用户喜欢听取职业或学业选择发展方面的专业建议,32%的用户希望掌握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和技巧,31%的用户则倾向于选择与业余兴趣爱好有关的课程。
豆瓣选择在2017年这个时间爆点,让自家知识付费品牌上线,几乎可以说是文艺青年又一次站在了时代前沿,并积极参与了豆瓣的商业转化和产业链改革行动。
什么是商业转化和产业链改革呢?豆瓣为什么要展开这些转变?
传统出版年代有五大环节:作者、经纪人、出版商、批发商、零售商。而在知识付费出现之后,除了作者以外的环节都被整合了,从而大大增长了产业链价值。
基于豆瓣背后,有着强大的市场经验和文化资源,可谓是在充分发挥先天优势罢了。甚至于豆瓣时间负责人姚文坛本人,还曾亲自操刀过文化视频项目,真正实践起来,更是得心应手。
随着知识付费的广泛推行,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原本的消费习惯。区别于传统商业路径的由需求带动消费,用户可以在接受到知识之后,产生对应的需求。例如,知识付费平台先教会用户化妆技巧,再推出化妆品;先传授理财知识,再推出理财产品,以此类推。
当然,豆瓣知识付费并非一直在走寻常路。区别于传统的严肃的文学课程,豆瓣时间还提供了一些花道、茶道等生活方式类课程,然而这类课程之间收费差距较大,贵则上百,而最便宜的仅售9.9元。这可以看做是豆瓣筛选精准用户的一种战略方式,毕竟生活方式类的音视频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非刚需产品,那么剩下的很可能就成为了豆瓣商业深化的潜在用户。
所以从今年开始,豆瓣的知识付费又开辟出新的板块,那就是和国家大剧院等合作方联合开展活动,将线上的内容延伸至线下实体,这意味着豆瓣时间再一次提高了商业化的速度。
不过,线下课程相对来说收费会更高一些,但豆瓣表示相信精准用户是具备消费能力的,而现在也已经收到了私人会所的课程邀约。将来,豆瓣时间会根据市场反馈,进一步深化知识付费,不排除推出游学活动类的产品。因为豆瓣深知,在将来,知识付费势必成为商业转化的主流形式之一,热度定会愈演愈烈。